发布日期:
奋斗在第二故乡
□段红玉中铁建工集团国际工程公司阿尔及尔、吉吉尔区域工作人员
2008年,我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的翻译,坐飞机经过近9000公里航程,来到中铁建工集团阿尔及利亚分公司,参与巴哈吉四万人奥林匹克体育场项目。这是阿尔及利亚第一座能够满足国际比赛赛事的国家级体育场,也是该国21世纪以来建设难度最大的体育场工程。
飞机一落地,我便加入到紧张的项目筹备工作中,从租住处、接水接电、购买生活用品、购置办公桌椅,到开立账户、办理工作证、进口物资,再到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、穿梭在五六个部门之间办理业务,每天可谓是披星戴月,成百上千次乘车往返还治愈了我的晕车毛病。对于刚从环境优美、书声琅琅的校园走出的我来说,这荒野求生般的生活是一生无法忘却的记忆。
第一批建筑物资到港时,当地已进入雨季。每当我协调物资运输时,都会遭遇倾盆大雨,因此我被同事戏称为“段大雨”。由于工期紧迫、场地泥泞,我们只能冒雨开车在省道上行驶,在只有10℃的大雨天气中与项目团队一起奋战到深夜。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我们搭建起了项目的第一栋活动板房。
虽然白天是同事眼中的“女汉子”,但夜晚想家的时候,我也会默默流泪到凌晨。4年跨国之恋,网络信号时断时续,一年相见次数更是屈指可数,但丈夫还是放弃攻读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机会,来到阿尔及利亚支持我的工作。我一生都无法弥补对“小家”的亏欠。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11年奋斗中,我从“小段”变成了人尽皆知的“段姐”,从一名女翻译成长为一名工作人员,对事业的热爱、对工作的执著,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。
今年6月,巴哈吉四万人奥林匹克体育场全面封顶,我经历了过去11年的艰苦奋斗岁月,更享受到了“一带一路”的丰硕成果。我将继续秉持“改善环境、创造幸福”的使命,带领同事们继续奋战在我的第二故乡——阿尔及利亚!
2008年,我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的翻译,坐飞机经过近9000公里航程,来到中铁建工集团阿尔及利亚分公司,参与巴哈吉四万人奥林匹克体育场项目。这是阿尔及利亚第一座能够满足国际比赛赛事的国家级体育场,也是该国21世纪以来建设难度最大的体育场工程。
飞机一落地,我便加入到紧张的项目筹备工作中,从租住处、接水接电、购买生活用品、购置办公桌椅,到开立账户、办理工作证、进口物资,再到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、穿梭在五六个部门之间办理业务,每天可谓是披星戴月,成百上千次乘车往返还治愈了我的晕车毛病。对于刚从环境优美、书声琅琅的校园走出的我来说,这荒野求生般的生活是一生无法忘却的记忆。
第一批建筑物资到港时,当地已进入雨季。每当我协调物资运输时,都会遭遇倾盆大雨,因此我被同事戏称为“段大雨”。由于工期紧迫、场地泥泞,我们只能冒雨开车在省道上行驶,在只有10℃的大雨天气中与项目团队一起奋战到深夜。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我们搭建起了项目的第一栋活动板房。
虽然白天是同事眼中的“女汉子”,但夜晚想家的时候,我也会默默流泪到凌晨。4年跨国之恋,网络信号时断时续,一年相见次数更是屈指可数,但丈夫还是放弃攻读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机会,来到阿尔及利亚支持我的工作。我一生都无法弥补对“小家”的亏欠。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11年奋斗中,我从“小段”变成了人尽皆知的“段姐”,从一名女翻译成长为一名工作人员,对事业的热爱、对工作的执著,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。
今年6月,巴哈吉四万人奥林匹克体育场全面封顶,我经历了过去11年的艰苦奋斗岁月,更享受到了“一带一路”的丰硕成果。我将继续秉持“改善环境、创造幸福”的使命,带领同事们继续奋战在我的第二故乡——阿尔及利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