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
齐心协力断穷根


□翟晓晖 陈芳
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征程中,工商银行广西区北海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北海市政府和工总行关于“精准扶贫”工作决策部署,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主动作为,积极履行大行担当,做到真行动、真帮扶、真扶贫,经过5年奋战,在定点扶贫的山口镇山东村、合浦县星岛湖镇洋江村、合浦县白沙镇西坎村3个扶贫村,对定点帮扶的2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摘帽脱贫,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工行扶贫答卷,受到当地各级政府、定点扶贫单位和民众的一致肯定。
主动出击深入实干,助力扶贫村脱贫摘帽。为顺利打赢扶贫攻坚战,该行成立以分行党委班子成员为组长、副组长,办公室、人力资源部等11个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“精准扶贫”工作领导小组,紧扣“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”战略,精心组织实施强化分工协作,齐心协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。并且坚持选派政治素质过硬、责任心强、工作能力强、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员工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,年来先后派出扶贫干部7人,其中1人为科级干部,长期驻村开展帮扶,配合驻村书记和村委做好各项扶贫工作。同时,分管扶贫工作的行领导坚持每季度深入扶贫村开展扶贫工作调研,与村干部、贫困户开展“三方”见面交流会,结对帮扶干部坚持每月、每季度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扶贫活动,深入关心、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情况,以凝心聚力、深入实干工作方式,做好脱贫攻坚工作。
金融活水精准浇灌,投资基础建设解难题。俗话说,要想富,先修路。长期以来,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贫困地区脱贫的大难题。该行挂点的合浦县山口镇山东村、星岛湖镇洋江村、白沙镇西坎村村间通行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,尤其是缺少路灯,村民夜间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,驻村干部住宿条件简陋,生活起居得不到充分保障。对此,该行积极配备和落实费用,与相关后盾单位共同出资建成村间道路的灯光亮光工程、驻村公寓和党建会议室建设,极大改善以上扶贫村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,村民夜间安全出行和驻村干部的生活起居得到了充分保障。2016年以来,该行累计投入超过70万元资金在山东村建成叶屋、李屋、黄屋等村间道路的灯光亮光工程、驻村公寓和村委会议室建设等,让“扶贫之光”照亮通往每家每户的道路,有效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问题;在星岛湖镇洋江村帮助硬化道路3条共2.18千米,并进行了村道路亮化工程,新建太阳能路灯9盏,通过对扶贫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建设,使村民夜间安全出行和驻村干部的生活起居得到了充分保障,为脱贫攻坚提供基础保障。同时,该行还协助村委为贫困户落实住房安全、饮水安全、教育、医疗、低保等各项政策,帮助贫困户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社会救助政策,为贫困户申请奖补资金28.7万元,帮助学生13人次申请雨露计划补贴、51名慢性病患者办理诊疗卡,帮助28人申请低保或低保提档等惠民政策,做到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达到“八有一超”要求,实现路通村屯、有水用、有电用、有电视看。该行通过长期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解决贫困村基础建设薄弱环节,着力通过改善和提高村民生活环境,帮助贫困村“折断穷根”。
抓准产业扶贫支点,为脱贫种植致富之花。该行结合扶贫村地理环境和经济产业实际,将产业扶贫作为帮助扶贫村可持续脱贫致富的重要扶贫方向和手段,着眼于切实帮助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、自主脱贫能力,发挥金融资源优势,探索推出了多种产业扶贫模式,推动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、单点式向集中连片式转变。该行积极帮助山东村大力发展海之源、榄子冲农民合作社和村民合作社,村级集体经济入股县市场开发服务中心、园仔市场、两广木材加工厂和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,并配合驻村工作队和村委引进投资建设山东村生鸭生态养殖基地,创新“龙头企业+村民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成功引进桂柳牧业集团公司,与山东村村民合作社联营合作生鸭生态养殖扶贫项目,扶持贫困户和党员群众养殖1.4万羽蛋鸭,示范带动全村5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。该行在星岛湖镇洋江村、白沙镇西坎村积极帮助发展村百香果种植产业、村集体光伏发等电项目,协助村委引导有劳动人口的贫困户发展产业,落实“奖补政策”,共协助贫困户种植豆角37亩、花生25亩,养殖鸡1001羽,种水稻236.4亩。同时还帮助贫困户联系销售渠道,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禽类6200羽,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,为脱贫打下坚实经济基础。并且,该行还积极动员贫困户参加产业扶贫以奖代补项目,2020年以来,共实现13万元扶贫项目奖补收入和户均超过0.8万元的生产经营收入,大幅增加贫困户产业收入,帮助贫困村产业走向多元化发展,努力解决脱贫后不返贫难题。工行北海分行组织员工到扶贫村帮助修水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