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版阅读请点击:
展开通版
收缩通版
当前版:06版
发布日期:
为何国内券商分析师鲜有“看空”报告
  瑞幸咖啡董事长就造假道歉之后,数十家曾看多的券商分析师也惨遭“示众”。他们给出的评级从“看好”到“推荐”、“买入”、“增持”都有,唯独没有“看空”,引发投资者一片质疑声。
  为何会这样?前证券分析师张化桥4月4日发微博表示:2000年我在瑞士银行担任中国研究部主管时,揭露两个做假账的红筹上市公司,受到了这两个公司的多重威胁。当时,只有我的雇主(瑞士银行)支持我。很多地方政府怂恿、协助上市公司做假账。”
  知名市场分析人士桂浩明表示:“现在我们经常比拼一个研究员,一年要写多少报告,调研多少家公司,参加多少次路演,走访多少次客户。我们很多研究员往往早晨开晨会,接下来打电话,下午去路演,经常到晚上十点才能开始看报告、写报告。这种浮躁情绪,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到了研究的本质。”
  一位券商研究所所长表示:国内券商分析师鲜有“看空”报告,一是国内做空手段有限,投资者的盈利模式基本都靠做多赚钱;二是如果看空,上市公司基本不会理你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看空报告显然“卖不出去”。
  在一位已经离职的分析师看来,眼下很多分析师去公司调研“也就是在富丽堂皇的会议室里看PPT,与‘管理层’翘脚聊天、商业互吹”;搞专家调研也就是从专家库找来一些行业专家开个小会;搞草根调研也就是“下载一个App试用几天,或者买一个商品试用几次”……他直言:资本市场已经给了卖方分析师恰如其分的评语:“上市公司的传声筒”。
  (摘自《上海证券报》)

版权所有: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:陕ICP备12000252号

地址: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:710061 联系电话:029-89668757

国内统一刊号:CN61-0021 邮发代号:51-40 广告经营许可证:陕工商广字01-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:WWW.CSJRW.CN